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女生耽美>大宋小吏。> 第246章 白玉为堂猫做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白玉为堂猫做马(1 / 2)

你好我是防盗章~一个小时后替换哦只是如今尚无其他收入,于是心中暗想如何能赚钱。``し

掐羊子的事他心中虽然尚存疑,但是真·迷信事情也干了起来,上寺里烧香拜佛了一番,又去了然那里求一些他抄的经书来。

走到了然那里,门没关,进门便看到了然在训诫一位师兄,那是了然正经收的徒弟,法名叫惠冲,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

惠冲喏喏道:“师父,不过路过罢了……”

老和尚劈头盖脸一顿骂:“路过,你一日要路过几次小甜水巷啊?还盯着□□看,简直丑态毕现,有侮佛门!你路过汴河时怎没掉下去?”

小甜水巷近大相国寺,里面多是一些汴梁人说的院街,也就是妓院。

惠冲被骂得灰头土脸。

云雁回也是一脸冷汗,不禁庆幸自己没做和尚,和□□无关,是了然啊,对徒弟真是恨,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平时一个老好人,骂徒弟时特别不留情。

惠冲转头看到云雁回来了,连忙滚起来,“师父,您看雁师弟来了,我沏茶去吧……”

“回来,跪着!”了然一声呵斥。

惠冲立刻老老实实跪了回去,向云雁回投去一个求助的目光。

云雁回:“法师……”

他正要劝一劝了然,就听了然疲惫地道:“如今天下,经营寺庙者众,而无几个礼佛人。”

和尚们把寺庙当做公司来经营,又或是江湖混子出家避事之用,像了然这样老派的和尚,尤其在汴梁这样的繁华京都,真的是不多了。

了然愁眉苦脸,指着惠冲道:“叫你坐禅,你就变猪。”

惠冲鹌鹑似的不敢作声。

“如今道门也广为弘法,我佛门弟子却镇日想着世俗之乐,做完法事上瓦子耍,这岂是出家人该行之事?我不要你坐苦禅,可你连静心也做不到吗?”

云雁回本想说话,忽听了然之言,心中一动,说道:“法师啊,不是人人都有您那样的境界,住在闹市之中而心不动,那样的话高僧年年有了。我大宋市井空前繁华,要弘法,不能用常法。”

了然一听,面露深思,“前面说得不错,但是你指的不能用常法是什么意思?”

云雁回:“唐时寺院有俗讲流行于市井之间,僧人用说唱的方式,把经文故事浅显的表达出来,让百姓更为易懂。俗这个字非常清晰,这是用世俗的方法弘法。”

云雁回想想,续道:“大宋不宵禁,瓦子勾栏也一日比一日热闹,这难道不是俗讲再次回归世人眼界的最好时刻吗?要知道,现今的说话,还是从俗讲中衍生而来的呢。您说师兄们做完法事就去瓦子耍,那为什么不叫他们去瓦子弘法,广播善念,以作修行?”

汴梁城中,大大小小的瓦舍有几十座。

瓦舍作为综合性的娱乐场所,因为北宋不实施宵禁,也愈发兴盛。瓦舍之中无论是杂耍、曲艺还是赌博,各种娱乐活动都有,分在瓦舍内各个棚中,引得市民纷纷前来消费。

北宋的百姓,业余休闲生活丰富得很呢。

云雁回所说的,其实也是瓦舍发展壮大之后,逐渐也会形成的一种形态,只是他直接将成熟的理念提出来了。

了然一听,心中翻来覆去想了一遍,若能践行,道门何足挂齿?

“这真是个好主意,可如今哪有僧人会俗讲,咏经,梵呗,都是要精通的。唐时灭佛法难,俗讲早已失传。”

云雁回上辈子就是搞宣传工作的,很知道其中的关键,“俗讲衍生了说话,如今法师若觉得可以,再从说话中借鉴了便是,您觉得呢?”

了然拉住了云雁回的手,老泪纵横,“我就知道,你天生是佛门弟子……”

云雁回:“……”

“就是啊,雁师弟小小年纪,却如此有条理,不愧是师父看上的人。”惠冲因刚挨了骂,想着讨好师父,连忙说道,“师父,到时候我头一个去说经。”

“你先给我抄经书一百遍去。”了然冷漠地说了一句,“此事我要回禀方丈,雁哥儿,我越想越觉得,这是适合如今普度世人的大好方法,若是成了,我定要让方丈为你减免房租。”

寺庙年年做善事,施药施粥,但是这样的方法,却更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云雁回一听减免房租,开心得不得了,他不正愁怎么慢慢给郑苹减负么,“谢谢法师。”

不想一场无心的谈话促成了这样的好事,了然去与方丈商谈了此事,没几日,云雁回便被叫去,是要商谈此事。

方丈本就认识云雁回,早知道了然喜爱他,也知道他机灵,但是没料到小小年纪思路就这么清晰,心中也很是欢喜。

方丈问道:“雁哥儿,你与了然说的事,了然转述给我了。我想问问你,雁哥儿,你真的不打算出家吗?”

云雁回哪知道又拐到出家上来了,只得无奈地道:“方丈,我虽未出家,但是人人都把我当未来的和尚看,我自己也认为大相国寺是我家,在家出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方丈听出亲近之意,不由欣喜,“我也知道不可能了,你可是独子,只是遗憾罢了。不过,就像你说的,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寺里的人,在家出家又有什么区别?雁哥儿,此事你给我一个详细的章程吧。”

云雁回眼睛一亮,揣摩到了方丈的意思,行了个礼,大大方方地道:“弟子领命了。”

方丈可比了然要精通俗务,而且更有魄力,他干脆就将这件事的详细策划交给云雁回、

唐朝的时候寺庙里专门有俗讲僧,专门负责俗讲弘法,随着俗讲失传,这个僧人分类也在寺庙中消失了,大相国寺要重新建立俗讲僧编制,说着容易做来难。

大和尚自觉办不来,找这行的技艺人来做也不可能,他们可是要抢饭吃的,除非这事儿一直“外包”给说话先生,干脆叫他们来讲佛经,但是整体效果就比真僧人来做要差了好多。

倒是提出这个想法的雁哥儿伶俐得很,还有了然支持,让他试一试,真成了可是大好事。

事成之后,也必然不止是了然说的减房租了,大相国寺里的油水,多着呢。

郑苹却伤心地说,云大郎是溺水而亡,尸首都不见了。胡三娘脸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立马又安慰郑苹,可以去大相国寺祈福招魂。

郑苹便擦擦眼泪,说正是要这么做。

云雁回一下子就明白了,古人对身后事很重视,即便不用运云大郎的尸首回来,也得耗费好一笔银钱,才能办好丧礼。

家里现在日常支出倒也罢了,要办丧礼,加上请和尚做佛事的费用,就不太现实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郑苹缂丝卖钱。

云雁回既不知道郑苹隐瞒的到底是什么,也没有办法劝阻她,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郑苹耗时一个多月,缂出了一张栩栩如生的芙蓉花扇面。

这耗费郑苹不少精力,让她瘦了不少的扇面卖了多少钱云雁回不知道,但是郑苹去过绣巷之后,回来就给他们买了肉吃。

接着又是请热心街坊操办,办一应丧仪,为云大郎立衣冠冢,一家人都披麻戴孝。再有,请这些街坊,也是要提供茶饭的。

也是这个时候,云雁回才发现云大郎居然没有其他家人。街坊都没有问这个问题的,极有可能早就打听过,知道为什么没有。

云雁回怀疑他这个爹也是孤儿,即便父母双亡都不至于连族亲都没有,这个年代的人都是一堆堆的亲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