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都市言情>酒话供销情> 第83章 顽强奔小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章 顽强奔小康(2 / 2)

后院虽小,却承载了太多的生活片段。三妹子一家暂住时,在后院角落搭了个简易的晾衣架,没多久,花花绿绿的衣服挂满了晾衣绳,在微风里轻轻摆动,像是一面面五彩斑斓的旗帜。三弟家来借住的时候,在院子里摆了张掉漆的旧桌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饭菜冒着热气,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谈天说地,分享着生活里的酸甜苦辣。

随着时间无情流逝,那棵冲着房门生长的柳树越发粗壮,枝叶也愈发繁茂。它就像一个沉默又忠诚的见证者,静静看着家里发生的一切。有一个深夜,银白的月光如水般洒在柳树上,树影透过窗户,映在屋内的墙壁上,张牙舞爪的,像极了恐怖故事里的怪物。正在睡觉的小虎被这影子吓得哇哇大哭,小脸皱成一团,眼泪止不住地流。母亲听到哭声,赶忙从隔壁房间小跑过来,一把将小虎搂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轻声安慰:“宝宝别怕,那不过是树的影子,奶奶在这儿呢,什么都不用怕……”

还有一回,萌萌像往常一样在柳树下画画,画着画着,她突然惊恐地瞪大双眼,发现画里的柳树好像自己动了起来,树枝扭曲着,仿佛要从画里钻出来。萌萌吓得手一哆嗦,画笔“啪嗒”掉在地上。母亲听到动静,急忙从屋里出来,走到萌萌身边,弯腰捡起画笔,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傻孩子,是你的想象力太丰富啦,这树啊,一直都是陪着你们长大的好朋友呢……”

在这小小的房子里,在这棵柳树的默默陪伴下,母亲的晚年因为这些孩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成了我们日后回忆里最温暖、最独特的片段,每当想起,心里就泛起一阵温柔的涟漪 。

在那个宁静的自强前屯里,玉珍一家的生活如潺潺溪流,平缓而温馨。大儿子结婚的那天,鞭炮声响彻整个村子,玉珍忙前忙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心里却也隐隐有些失落。她知道,孩子大了,就像羽翼渐丰的小鸟,总归是要飞向自己的天空。果不其然,婚后没多久,小两口便在万丰镇边上租了个小房子。那房子虽不大,却充满了他们对新生活的憧憬,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家就这样诞生了。

玉珍站在自家院子里,望着儿子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回神。她明白这是人生的必然,可心里那空落落的感觉,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她回到屋内,看着大儿子曾经住过的房间,那些熟悉的物件,仿佛还留存着孩子的气息,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没两年,大儿媳怀孕的消息传来,玉珍满心欢喜,感觉生活一下子又有了新的盼头。从那以后,她天天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满心期待着小生命的降临。终于,孙子出生了,当那粉嫩的小模样映入眼帘,玉珍的心都化了,她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奶奶。

孩子稍大些,大儿子两口子为了生计忙碌奔波,玉珍心疼儿子儿媳,便把孙子接到了自强前屯。自强前屯的日子,因为孙子的到来变得热热闹闹。每天清晨,玉珍就带着孙子在屯子里转悠,屯子里的乡亲们看到他们,都会笑着打招呼。玉珍满脸笑意,逢人便夸自家孙子聪明,那自豪的神情,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她的幸福。

为了给孙子买些小零食、小玩具,玉珍往万丰镇去的次数更多了。万丰镇的集市上,总能看到她拉着孙子的手,仔细挑选东西的身影。集市上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玉珍穿梭在人群中,眼睛紧紧盯着摊位上的小物件,为孙子挑选最心仪的玩具。有时买了个小拨浪鼓,孙子拿在手里摇得咯咯直笑,玉珍看着,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那笑容里满是慈爱与满足。

这边忙着照顾孙子,那边二儿子又传来消息。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山东任教,还在那里结了婚。玉珍本想着,这下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自己也能松口气了,可没多久,二儿媳也怀孕了。玉珍心里惦记着,一刻也坐不住,简单收拾了行李,便踏上了前往山东的火车。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玉珍终于到了山东。这里的一切和自强前屯大不一样,周围的人说着听不懂的方言,饭菜的口味也和东北老家相差甚远。可玉珍顾不上这些,她满心满眼都是二儿子家的孩子。每天天还没亮,玉珍就起床给孩子换尿布、喂奶粉,忙得不亦乐乎。孩子哭了,她比谁都着急,又是哄又是逗;孩子笑了,她能跟着乐一整天,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那一瞬间消散。

等二孙子稍微大些,玉珍便回到了东北。这次回来,她没再回自强前屯,而是搬到了宝东县,纪万林开始到工厂打工。宝东县的工厂里,多了一个勤劳的身影。每天清晨,玉珍和丈夫迎着晨曦出门,傍晚伴着夕阳回家。两口子想着,自己还能干得动,多挣点钱,以后也能帮衬帮衬儿子们。工厂的工作并不轻松,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玉珍却从不抱怨,她认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只为了能给儿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我从哈市回来办低保,租的房子正好离玉珍住的地方不远。我们自然经常碰面。玉珍的头发比以前更白了,背也有些驼,但眼神里还是透着一股精气神。她和我聊起天来,说起她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那满脸的骄傲都快溢出来了。

“大孙子可皮实了,跑起来比兔子还快。上次我带他去集市,一转眼就没影了,可把我急坏了。”玉珍一边挑着菜,一边乐呵呵地说着,“二孙子在山东,说话带着那山东味儿,可有意思了。上次打电话,他跟我说‘奶奶,俺想你’,把我心都暖化了。”

从那以后,我时常能在附近看到玉珍。她依旧忙碌着,为了儿子,为了孙子,也为了自己的生活。在宝东县的大街小巷,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岁月,用勤劳和坚韧书写着属于她的故事 ,那些日子里有汗水,有牵挂,更有满满的爱。每一个清晨,她早早地出门买菜,与小贩讨价还价;每一个傍晚,她在厨房忙碌,为丈夫准备简单却温馨的晚餐。她的生活平凡而又伟大,在岁月的长河中,她用爱编织着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成为了邻里间传颂的佳话。

在宝东的日子,如同一条平缓且悠然的河流,毫无波澜地静静淌过大姐的生活。自从儿子家那对双胞胎呱呱坠地,大姐的世界就被这两个小生命填得满满当当,再也塞不进其他琐碎日常。

每天,都是在婴儿急切的啼哭声与奶瓶叮叮当当的碰撞声中仓促开启,等到夜晚,又在轻柔舒缓、不成曲调的摇篮曲里慢慢落幕。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姐在这循环往复的育儿生活里忙碌着,心里却也满是幸福与安稳。

这一年盛夏,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下来,将整个世界照得亮堂堂的。大姐趁着天气好,领着两个孙子,去到万丰镇的母亲家。老母亲早早地就站在了门口张望着,看到大姐一行人的身影,脸上的皱纹瞬间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眼睛在外重孙和女儿之间来回切换,那眼神里,欢喜都快要溢出来了。

恰巧这时,老妹的女儿悠悠也在姥姥家。悠悠是个活泼得像小精灵一般的小姑娘,性格开朗,一刻也闲不下来,恰似一只灵动俏皮的小鹿。三个孩子一见面,没一会儿就熟络起来。狭小的院子,瞬间就变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双胞胎兄弟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地追着悠悠跑,那模样就像两只笨拙的小鸭子,嘴里还时不时发出咯咯咯的清脆笑声,给这宁静的小院带来了无限生机。

可谁也没想到,意外突然降临。一声尖锐刺耳的哭声,如同一把利刃,瞬间划破了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众人闻声望去,只见悠悠正紧紧地捂着鼻子,鲜血一滴一滴地落在干燥的地面上,很快就晕染出一小片殷红。

大姐的心猛地一揪,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她顾不上许多,急忙撩起衣角,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与此同时,老母亲也迈着略显蹒跚却急切的步子匆匆赶来,她的眼神里,除了心疼,更多的是焦急与担忧。

“这咋弄的啊?”母亲的声音忍不住颤抖起来,带着明显的责备,直直地看向大姐。那眼神里的质疑,仿佛在说大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大姐被母亲的眼神盯得有些慌乱,急忙摆手解释:“我老弟就在旁边看着呢,真的,就只是一转眼的功夫。孩子们在一起闹着玩,小孩子嘛,下手没个轻重,不小心碰着了,我……我真不是故意的。”大姐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子,想要查看悠悠的伤势,可悠悠却因为害怕,一直躲着,让她无从下手。

母亲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紧紧的疙瘩,脸上的不满愈发明显,音量也不自觉地提高了许多:“看孩子咋能这么粗心大意呢!这要是留个啥疤可咋办呀?女孩子家,脸上留疤,以后可怎么是好!”母亲一边说着,一边心疼地把悠悠拉到自己怀里,轻轻擦拭着她脸上的血和泪水。

大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满是委屈,眼眶也微微泛红:“妈,您这话可就冤枉我了。小孩子在一起,打打闹闹的,哪能保证不磕磕碰碰呢?我每天带这俩孩子,尽心尽力,一刻都不敢松懈,这意外谁能提前防得住啊!”大姐越说越激动,站起身来,双手摊开,似乎想让母亲看看自己的无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悠悠的哭声、双胞胎被吓得发出的惊呼声,还有大姐和母亲的争论声,全都交织在一起,让原本温馨的小院变得嘈杂混乱。

此时,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小柳树,正静静地目睹着这一切。微风轻轻拂过,枝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无奈地叹息。阳光艰难地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缝隙,洒下一片片细碎的光影,稀稀落落地映在辩论的两人和哭泣的孩子们身上。这幅画面,充满了生活真实的烟火气,却也夹杂着让人无奈的琐碎与烦恼 ,让人不禁感叹,生活就是这般,在平淡的日子里,总藏着一些突如其来的波澜。

母亲家刚刚搬到后院的时候,仿佛是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里的一切对于母亲来说都是陌生而又新鲜的,充满了未知和期待。

后院虽然不大,但是却被母亲精心布置得宛如一个小花园。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朵争奇斗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这些花草都是母亲亲手种下的,每一朵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和爱。

就在这个时候,大哥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后院。那时的大哥在教委工作,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显得格外朴素。他的头发总是一丝不苟地梳理着,透露出一股认真和严谨的态度。

有时候,大哥会骑着那辆半旧的摩托车来到后院。摩托车发出“突突突”的声音,仿佛是在向母亲宣告他的到来。车后座上,坐着大哥的儿子晓光。晓光每次来到后院都兴奋得像一只小鸟,他小小的身影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一会儿看看这朵花,一会儿摸摸那片叶子,给原本宁静的后院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

有那么一次,大哥的到访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的面庞泛着红晕,仿佛被一股强烈的情绪所笼罩,而他的眼眸中,更是残留着尚未褪去的激动。他像一阵风似的冲进家门,甚至来不及喘口气,便急匆匆地与母亲攀谈起来。

原来,大哥刚刚看完了电视剧《水浒》,那结局令他心绪难平,久久无法释怀。“妈,梁山好汉们竟然全都落得如此下场,有的死了,有的逃了,真是让人痛心啊!”大哥的话语中流露出无尽的感慨,“尤其是演宋江的李雪健,他把宋江那种复杂的心境和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简直是把这个角色给演活了!”

那时,市场经济正处于初步建成的阶段,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这部电视剧宛如一阵清风,恰好吹拂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引发了无数人的热议和深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大哥的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被调派到了一个小村庄,负责那里的小学校。这所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条件还算不错,有几间砖砌的瓦房教室,里面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每天清晨,大哥都会骑着他那辆摩托车,早早地出发前往学校。一路上,他迎着朝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到了学校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备课、授课,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夜幕降临,大哥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带着一身的乡村气息回到家中。他的身上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孩子们的欢笑,让人感到一种质朴和温暖。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教育界传来了一个消息——政策调整,大哥和其他一批老师将提前退休。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大哥有些措手不及,他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退休后的生活对大哥来说,起初是有些不适应的。他已经习惯了早起去学校,习惯了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所以,每天早上,他还是会像往常一样早早地醒来,然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用去学校了,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失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教师这个职业的待遇也如同芝麻开花一般节节攀升。看着曾经一起共事的同事们如今的待遇越来越好,大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他为这些同事们感到高兴,毕竟他们都是为了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人,如今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然而,另一方面,大哥的心中也难免会有一些感慨。想当年,他也是一名教师,虽然工作辛苦,但也充满了成就感。可如今,他却已经离开了那个岗位,无法再亲身体验到待遇提升所带来的喜悦。

不过,尽管有些许遗憾,大哥还是为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感到由衷的欣慰。他知道,教师待遇的提高不仅意味着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更意味着更多的优秀人才会愿意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培养下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这日复一日的时光流转中,晓光也在一天天地茁壮成长。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懂事、聪明的少年。看着晓光的成长,大哥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对于大哥来说,晓光就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安慰,也是他前进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