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都市言情>酒话供销情> 第3章 不知道背叛我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不知道背叛我吗?(2 / 2)

然而,与他相反的是,他那位年迈的老母亲对此却是颇有微词,对我明显流露出不满之情。

这也难怪,正可谓:一垄萝卜一垄菜,谁的儿女谁不爱?

事情过去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经过深思熟虑,我笃定这件事先是纪万林泄露秘密,李联想老师报警,接着就是由那个可恶的陈大胖子一手策划并实施的!

若不是他陈有国向县里的相关人员上报,我们又怎会遭受那一番严厉的审讯呢?他满可以在公社范围内解决,为什么非得要把事情搞大呢?

一向稳重的父亲都亲口告诉我,他专门找过吴校长询问此事,而吴校长也是言之凿凿地表示,这事儿的确是陈保国在背后捣鬼。如此一来,我心中对于陈大胖子的愤恨更是与日俱增。

时间就这样匆匆流逝,大约过去了四五年之久。有一天,我偶然间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与温勇刚不期而遇。

闲聊之中,温勇刚突然压低声音对我说:“你知道吗?当年那个黑脸李已经死了!”

这个消息宛如一道晴天霹雳,惊得我半晌都说不出话来。缓过神后,我满脸狐疑地问道:“不会吧?他可还不到五十岁呢!”

温勇刚重重地点了点头,一脸严肃地回答道:“千真万确,他是得了胃癌去世的。”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时,我的内心犹如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波澜,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作何感想。

究竟是应该感到庆幸呢,还是应该为之惋惜?说实话,连我自己都难以分辨清楚。然而,有一个念头却在我的脑海里异常清晰——那就是我总感觉他走得太早了一些。

温勇刚这个人啊,从娘胎里出来似乎就带着一股调皮捣蛋的劲儿。他呀,简直就是恶作剧的行家!关于他那些“丰功伟绩”,坊间可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传闻。

有人言之凿凿地说曾亲眼看见他把酸菜帮子塞进养父的鞋子里,让养父一穿上就感觉不对劲,那味道别提多酸爽啦;还有更离谱的说法,说是他竟然胆大包天地往村里的水井里面扔大便,害得村民们打水时都闻到一股恶臭。

当然啦,这些事儿究竟是不是真的,谁也没法百分百确定,毕竟很多时候传言总是越传越夸张嘛。就算真有其事,想必也是他小时候不懂事干下的糊涂事儿。哪个孩子没点顽皮的时候呢?谁又能保证自己从小到大一点错都不犯、一点秘密都没有呢?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这就是说他长大了一定不是一个善茬子。

可要说温勇刚完全是靠耍嘴皮子逞威风镇住人,那倒也不尽然。就拿他成家后的一件事儿来说吧,婚后温勇刚和老婆闹起了矛盾,他竟然真的动手打起了老婆,开启了家暴模式。

这下可好,老婆的哥哥——也就是他的大舅子听闻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立刻手持两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找上门来,扬言要是不给妹妹出这口恶气,在温勇刚身上扎几个大窟窿的话,他以后就随温勇刚的姓氏。

一般人碰到这种阵势恐怕早就吓破胆了,但温勇刚却丝毫不露怯意。只见他二话不说,抄起两把锋利的菜刀,就这么和大舅子面对面地对峙起来,那架势仿佛是要跟对方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

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可把一旁的媳妇给吓坏了,她生怕两人真动起手来会闹出人命,于是赶紧扑通一声跪倒在中间,这一边苦苦哀求着丈夫放下菜刀,那一边哭着求哥哥消消气放下匕首。这场面真是惊心动魄触目惊心!

最后,在媳妇的苦苦哀求下,双方总算是暂时平息了怒火各自收手。经过这件事后,媳妇再也不敢轻易跑回娘家去告状诉苦了,估计是被当时的情景给吓出病了。

这是后来温勇刚自己跟我讲的,我当场静静地凝视着他那眉飞色舞、洋洋自得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然而,尽管我心里非常清楚他不过是在夸大其词罢了,但不知为何,我竟然对他这一番豪情壮志的话语却情有独钟。

或许是因为在我的眼中,他宛如一个性格豪爽、敢作敢当的好汉,更是那种可以为了朋友不惜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兄弟。

此外,柳老师也曾苦口婆心地劝导过我们:做人一定要重情重义,对待朋友诚实守信,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而且还要心怀向善之心,知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

柳老师还说,大诗人李白曾在其诗作中所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深刻地表达出了一种不屈服于权势、坚守自我原则的高尚情操。所以不论是谁,不该低头决不能低头。

时针还要倒拨回去,也就是在那一次六人聚会刚要结束,温勇刚突然放出狠话,表示要立即去给某人放一把火以示惩戒。

话音未落,只见他跳下地跨上自行车,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着目的地疾驰而去。见此情景,我被吓得不轻,慌忙骑上自己的自行车,拼尽全力地紧紧追赶其后……

待我好不容易赶到那个小队的屯子时,却发现温勇刚早已借着朦胧的月色,骑着车子哼着小曲踏上了返程之路。

“久泰大哥,我给你报仇了,以后只要你能记得兄弟我的这份情谊就够了!”

他满脸通红,浑身散发着浓烈的酒气,摇摇晃晃地走到我面前说道。

“兄弟呀,你是不是把人家房子给点着了呀?”我急得要哭了,大口喘着粗气

“哪里话,房子哪有那么好点的,我……我给他柴禾堆点着了,放心吧!出口气得了,烧不到房子上去,一点儿风丝都没有啊,可惜了……”

“这下闹大了,为了我的事你何苦这么做?”我一屁股坐到地下。

“不对不对,没事,老爷子是离休老八路,我不会怎么样的,再说……”

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那团熊熊燃烧的火光,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他这番话。

回想起那天公安审问我的情景,我仍然心有余悸。后续的气氛要缓和许多,基本上就是走走过程而已。

苏同志开导我后我还是不松口。当时,黑脸李因为不能结案要把我和温勇刚先关起来慢慢再审。

我最后竟然鼓起勇气向黑脸李坦白道:“这火是我放的,你们要抓就把我抓走好了!”

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黑脸李听完之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嘿呀,你早点承认不就啥事都没啦?瞧瞧,因为你这一耽搁,浪费了我们多少时间呐!不过好在这次只是个小小的火情,并没有酿成大灾大祸,否则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啊!”

我之所以敢承认是自己所为,是因为温勇刚从屋子里走出来的时候小声说,他招供了,是他大便的时候吸烟引发的。

并且温勇刚事后看过火情现场,根本就无所谓的小事一桩。而我绝不能让他一个人担待吧?这个时候我怎么能把事情全都推给他呢?

光阴似箭,多少年之后的某一天,我们学社成员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

就在大家谈笑风生、回忆往昔之时,不知是谁突然提及了当年那位令人敬畏的李联想老师。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寡言的邢连志冷不丁地冒出了这么一句:“李联想啊,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实在不该这般对待自己的学生,居然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整治自己的学生,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政治陷害嘛!”

听闻此言,我瞬间愣住了,当时只是觉得邢连志的话过于严重了!

直到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我步入中年之际,独自一人静下心来,回首往昔那些如烟往事时,再次将整件事的点点滴滴、零零碎碎逐一拼凑起来,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之后,我才恍然发觉,那时邢连志所说的那番话竟然颇具几分道理。

经历过那样的一场风波后,我深知自己未来的道路必定充满坎坷。无论是推荐上大学还是争取入党、晋升干部等,对我而言都会成为一种奢望。那些曾经看似近在咫尺的梦想,肯定已如镜花水月般遥不可及。

回想起往昔岁月,我和纪万林可谓是情同手足。

自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便相识相知,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时代,到青涩稚嫩的少年时期,再到如今即将迈向成年的门槛,我们一路相互陪伴,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

尤其是来到公社中学后的这两年多的学习时间里,我俩更是形影不离。

无论是清晨迎着朝阳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驶向学校,还是傍晚伴着余晖悠然自得地漫步于乡间小道;无论是上课时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授课,还是课间休息时嬉笑打闹尽情释放青春活力,我们始终都是并肩同行,从未分开过哪怕一天。

后来毕业前,我跟洪吉平学会了拉二胡,那美妙动听的旋律让我沉醉其中。纪万林见此情形后,竟也对二胡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开始向洪吉平拜师学艺。

就在毕业后的那个寒冷冬天,学校组织大家排练文艺节目。由于我有着一定的演奏经验,便顺理成章地参与其中;而纪万林也承担起了记录考勤的工作。

然而,就在那个平凡无奇的日子里,命运之手轻轻一挥,让我无意间瞥见了那份即将上报给大队的考勤表。那一瞬间,仿佛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照亮了我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秘密。

当目光落在那张纸上的时候,我的心猛地一沉,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涌上心头。只见表格中的数字清晰地显示着,纪万林竟然将他自己和洪吉平的出勤天数虚报了整整二十多天!更令人气愤的是,他给出的理由居然如此荒谬可笑——他声称是因为帮助洪吉平抄写乐谱才多出这个数目。

可是,当我的视线转向属于我自己的那一栏时,却发现上面的数字准确无误,清清楚楚,连一天都没有多算。那一刻,我的心情犹如暴风雨中的小船,飘摇不定,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愤怒。我怎么也想不到,曾经视为挚友的纪万林,竟会做出这般不公平的事情来对待我们之间多年的情谊。

时光荏苒,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金色的光芒透过斑驳的树叶,如碎金般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迷人的光影。我怀揣着满心的疑惑和不满,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纪万林的家门前。

走进屋内,看到纪万林正坐在桌前,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他对面坐下。沉默片刻后,我打破了僵局,小心翼翼地提起了毕业会餐之后发生的那件事。当时,他被李联想老师叫走谈话,回来时哭得象个泪人一般。原以为这件事对他来说应该刻骨铭心,没想到当我话音刚落,他却毫不犹豫地摇着头,矢口否认道:“什么?有这回事儿吗?我不知道啊。”

我瞠目结舌地瞪大眼睛,心中暗自思忖,难道真的是我记错了不成?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我强忍着内心的焦躁与疑惑,再次耐着性子将方才说过的话语逐字逐句、原原本本地重复了一遍。我满心期待着这一次能够成功唤醒他那似乎已经沉睡的记忆。

然而,令我大失所望的是,面对我如此恳切的举动,他竟然依旧面无表情,一脸冷漠地回应道:“是吗?实在抱歉啊,我对此确实毫无印象。”听到这话,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瞬间让我的热情冷却到了冰点。无奈之下,我只得悻悻然地转移话题,试图掩饰这份尴尬和失落。

可就在交谈过后不久,一种异样的感觉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我越想越觉得此事透着蹊跷,这般刻骨铭心的经历,距今不过短短数十个月而已,怎会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从他的记忆中消失无踪呢?绝不可能遗忘得如此干净彻底!思来想去,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他分明是有意为之,刻意在回避这个问题。

可是,他为何要矢口否认并回避此事呢?究竟隐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最终我恍然大悟——原来,他竟是做了亏心事!

再回想起李联想老师处理此事时的种种表现,我不禁愤然长叹。这位平日里看似德高望重的师长,在此事上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小题大做,甚至称得上是心胸狭隘、小肚鸡肠!

当他决定来找纪万林谈话时,竟然自己先哭了起来。从这一点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对于这件事,他内心深处是将其看得极其严重的。毕竟,身为一名教师,通常情况下都会尽量保持稳重和威严的形象,然而此刻却在学生面前如此失态,实在令人感到惊讶。

只能说明他当时真的是处于一种极度无助的状态之中。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或许他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正确解决。

在此之前,李联想可能误以为纪万林也是学社的一员,也参与到了我们“整他”的行动当中。所以他就想打开缺口首先撬开纪万林的嘴。在他看来,纪万林是最薄弱的一环。

就在这次他们的谈话中,纪万林将我们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正是由于这些话语的曝光,才导致了后来在毕业之后,我们遭受到了一系列的审问。

我们五个都被传唤去问话,里面居然没有纪万林。不用想也知道,这准是李老师特意交代过要关照一下,人家纪万林识时务,能及时将功补过,真是善莫大焉!

从我以后踏入供销社开始工作起,我和洪吉平之间的关系日渐熟稔起来。平日里,我们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彼此之间的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

直到某一天,当我终于决定向洪吉平吐露那个深埋心底已久的秘密——当年纪万林其实就是那个告密者时,他那张原本平静的面庞瞬间浮现出极度震惊的神情。

紧接着,他迫不及待地追问道:“如此至关重要的事情,你为何不早些告知于我呢?”

面对他急切的质问,我不禁感到一阵无奈涌上心头。缓缓叹了口气后,我轻声答道:“哎,这个真相并非轻易就知晓的!它是我历经多年思索和深入分析后,方才一点一点地拼凑出来的。期间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也很可观……”

就这样,我俩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交谈着,周围的世界仿佛都被我们遗忘在了脑后。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而我们却浑然不觉。

就在这时,他终于还是没能按捺住内心的情绪,忍不住吐出了那句略带埋怨意味的话语:“其实当初你真不该带我一起去公社问话的。”

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其中蕴含的不满与委屈却是清晰可闻。

听到这话,我的心猛地一沉,象是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许久之后,我才轻轻地叹了口气,用近乎蚊蝇一般的声音回应道:“是啊,如果换成现在,我肯定不会带你去冒险的!”说罢,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懊悔和自责。

话说回到毕业之后这个夏天,骄阳似火,生产队里的麦子刚刚收割完毕。在一个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生产队。

这时,队长温世义迎面走来,他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今天去苗圃那边帮忙吧!”接着又补充道,“去顶替郑希成,这家伙偷懒耍滑,在哪里都不行,苗圃领导看不上,他突然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个郑希成当初主动要求去苗圃,而且信誓旦旦的做保证,口中还常念叨什么“要享福去苗圃,想遭罪去劳改队”这句话,原来他就是去想养大爷的!

我顺着队长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三队的东边公社的西边就是那小小的苗圃,它跟安国公社之间隔着一片青草地,草地上人工放养的家猪正在悠闲自得地啃着青草。

走近一看,才发现苗圃这里仅有两间简陋的房屋。整个苗圃算上我总共也就五个人而已。

其中,负责人是来自四队的周顺,他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干起活儿来却是一把好手;负责记账工作的则是三队的武殿有,他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还有专门看屋子并负责做午饭的四队老朱头,别看他年纪大了些,可做起饭来那叫一个香啊!

而我呢,则和住在西头二队的李生子一起,每天跟随着大家在这里辛勤劳作。

说实话,苗圃这边的活儿真不算多,相较于之前在生产队时繁重的体力劳动,这里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轻松惬意。

尽管苗圃所占的土地面积不大,但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倒是颇为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外,居然还栽种了不少新鲜水灵的蔬菜呢!

比如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像是一个个小灯笼;绿油油的芹菜挺拔而立,散发着阵阵清香;橙色的胡萝卜藏在土里,只露出一小截嫩绿的叶子;紫莹莹的茄子圆润光滑,象吊挂的吉祥物;还有那圆滚滚的土豆,安静地躺在地下等待人们的挖掘……

或许正是因为存在这些琳琅满目的蔬菜,吸引了附近三队屯子里的一群妇女们时不时前来光顾。

只见她们每人都挎着一只大大的竹筐,嘻嘻哈哈地穿梭于苗圃的田间地头,美其名曰是来采摘喂猪用的猪食菜。然而,从她们脸上洋溢出的笑容以及偶尔偷偷塞进嘴里品尝一口的小动作来看,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那些牲畜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