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方腊起义,还是最后提了一下的宋江起义,或者其他的一些起义,基本上全都是官逼民反——或者,至少官府朝廷不做人是关键原因。】
【如果不是官逼民反,造成了大量百姓都怨恨朝廷、不能正常生活下去,那么,即便有一些所谓的“有心之人”“图谋不轨之辈”“野心勃勃的小人”之类的人存在,他们也不能聚拢到足够的能够支撑他们起义的百姓。】
【有人图谋不轨,但无人附和拥护,他们又怎么可能成事?】
【而之所以有大量百姓愿意支持,那就是因为官府朝廷不做人,不干人事。】
“无人支持,当然不能成事儿。”朱元璋赞同道,“所以朕才要让百姓们也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能够好好地活下去,不至于流落四方,衣食无着,像是那蒙元一样。”
作为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作为经历过打天下的王朝末年乱世时期的皇帝,他当然清楚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官府不当人,不让百姓活下去,那不会有什么百姓愿意支持那些“图谋不轨”的家伙的。
大家都只是想要好好过日子,好好活下去,仅此而已。
如果这个条件能够基本被满足,那谁会理会那些想要起义或者发动叛乱的人?没人愿意理会,或者,理会的人很少很少。
而元朝末年,就是因为蒙元的朝廷根本不让百姓活下去,压榨盘剥至极,所以百姓们才会选择支持各路起义军——其中,也包括朱元璋自己。
所以到了大明,他就要制定相关的制度,让百姓们能够活下去。
这样,才能让百姓们不要胡乱支持什么反抗大明的野心之辈,不让那些图谋不轨之人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掀起风浪……大明的统治才能长长久久,大明的江山才能更加安稳。
当然,为了保证这一点,制定相关制度,让百姓能够好好活下去,不至于落得走投无路的地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还需要对百姓进行一定的限制,避免有些人能够聚集起来人群。
双管齐下,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才是长久统治的要点。
朱元璋对于自己如今的工作进展非常满意,他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两点:给百姓活路,并把百姓可能造反的途径堵上。
只要他再关注一下民间情况,根据具体动向稍微调整一下相关的制度和政令,那就完美了!
后续,大明的皇帝们只需要延续并且维持他的政令和制度,大明的统治在这方面就不会出问题了!
-
比起朱元璋的心满意足,赵匡胤和赵光义等一众北宋中前期的皇帝们此刻心急如焚:宋江是谁?谁在乎啊!官逼民反?这种事情还用专门说一嘴?根本不需要!
方腊起义的故事这就要结束了——这就要结束了?!
他们现在只想知道,在方腊起义的故事已经结束之后,这上面到底还会不会说一下大宋究竟是怎么变成南宋的啊!
这种其他的、与此事无关的内容就根本不用多说了……快点讲一讲大宋和南宋的情况……
他们真的很着急,很着急!非常着急!
所以到底讲不讲,如果不讲,后续的评论中会不会提到这件事情……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