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准确来说应该是指在方腊起义结束后,然后到南宋初期,动荡持续了二十多年——换言之,从在方腊起义被镇压下去后没多久,大宋就变成南宋了!
这个时间,不超过二十——不,应该是不超过十年。
总共动荡了二十多年,大宋,不,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加起来这么长,通常能被一起计算的这种都是至少各占一半,不然的话,直接说是北宋末年江浙地区又动荡了二十年就算了,根本不需要带上南宋。
如果南宋的江浙动荡只有两三年而已,那基本上没有提起的必要。
所以,南宋的江浙动荡,至少也有十年。
那就是说,如今的大宋在方腊起义结束后剩下的时间,不足十年。
十年!这个时间看起来也不短,但放在家业传承、放在未来规划上,其实又相当之短——十年的时间,够他们这样的人家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培养好继承人、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吗?
勉勉强强够吧。
但这十年,还要在江浙动荡的情况下。还要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外敌的威胁下。
十年,其实有点短了。
更不要说,这十年,还是他们估计下来的最好的情况——要是大宋还剩下的时间都不够十年呢?要是只有七八年,四五年呢?!
那样时间就更短了!
以及,这还是在他们认为,这个二十余年是从方腊起义被镇压下去后算起;如果,倘若,假如,是从方腊起义开始算起……那就更不能细想了……
一瞬间,所有人的面色都惨白一片。
这么算下来,给他们留下来的时间是真的不够。
“我们得两手准备!”最终,有人斩钉截铁道。
他们必须两手准备,一方面,通过各种方法让朝堂上的大人物们不要选出来赵佶或者赵佶这样的皇帝——虽然这件事情即便他们不说,朝堂上的人也会去做;同时,密切关注江浙地区的民间情况,以便情况不对的时候能够及时把民变镇压下去。
以及,搞明白大宋是怎么灭亡的,那个外敌到底是什么情况,看看能不能有方法避免这种走向……
另一方面,做好以上计划都做不到或者不能完成的准备。
可能避开了赵佶,但最终还是出现了一个类似的皇帝,甚至都避不开赵佶;可能根本不能做到及时镇压民变,还是出现了类似于方腊起义一样的大动荡;可能大宋的灭亡、变成南宋还是无法避免……
这样一来,他们必须有另外的准备,以保全一部分家产、人员、人脉等等,不至于被可能出现的大动荡彻底摧毁。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