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蓝笛离开的背影,蓝敏仪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纵然得父皇支持她能做一军主帅,可回到京中,她仍然不能站上朝堂。
长叹一口气,蓝敏仪又释然一笑:不是早就知道了吗?自寻烦恼。只要手中有实权,又何必在意这些。
今年全国各地总体上还算是风调雨顺,偶有几地受灾也并不严重,是以今天的大朝会上,除了征收秋税外并无大事,不过是有几处空缺商议后补官员等事。
几个文官空缺没什么可说的,朝上各势力早已心中有数,不过是略说了几句就达成了共识,荣韶凌冷眼看着堂下众人,对于提上来的人选有直接同意的,也有驳回复议的。
只有一个职位,御林军都统,荣韶凌并没有给众人提议讨论的时间,而是直接下了旨,命冠英侯蓝笛担任,引得朝堂众人心情激荡。
御林军是戍卫皇宫都城的禁军,御林军都统,从三品,在御林军中仅次于御林军大将军,可以说是天子近臣,位高权重,非皇帝心腹不可任职。
蓝笛是什么人?蓝敏仪为他请功之前,他在朝中没有任何存在感。
在蓝家派系的将领看来他是前平西王世子伴读,宣和公主身边第一幕僚;其他武将及消息灵通的文官看来他是奴仆出身的小卒;更多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名字。
之前他一跃而上成为伯爵已然惹来了众人关注,但蓝敏仪随奏折送上的勋案清楚明白的告诉众人,他蓝笛就是值得这个爵位,不服不行。
宣朝爵位是虚封,代表贵族等级,享特殊待遇,却不一定有实权,只有担任了某项官职才能接触实权。
蓝笛初封冠英伯,授正四品明威将军,当时已经停战,再无立功机会,结果回京后又升了半级,还是朝中诸多武将盯了几个月的御林军都统,难免让人红了眼。
文官们寒窗苦读十几年才得以入仕,宦海苦熬十几甚至几十年才可能升到四品,直到致仕都升不到四品的也大有人在,对于青云直上的蓝笛看不顺眼的自然不少。
可文官大多谨慎,熟知荣韶凌脾气,对于下了圣旨的事没人敢多言,且毕竟不是直接相关,也没必要。
但武将里就有几个按耐不住的,其中最激动的当属齐国公了,本来齐国公次子是最有可能接任这个都统的。
齐国公的势力在定南军,本身在资源分配争夺上就与平西军有矛盾,与平西王府也没什么私交。
他的世子在定南军,次子却一直在御林军,从底层小将一步步做起,眼见就要升到御前,却被平西王府的奴仆横刀夺去,他怎能不恨。
齐国公想要出班说些什么,却被身后的好友死死拽住,只能恨恨地看着蓝笛接了圣旨。
蓝笛年轻英俊,一举一动皆是风华,仪态愣是胜过许多真正的贵公子,任谁也不能说这是个出身低贱的奴仆。
荣韶凌高高在上,看着蓝笛甚是满意,接着又赏下了一座伯爵府,封诰命的圣旨也会很快送到平西王府。
荣韶凌扫向齐国公,眼中有些遗憾,竟然被人劝住了,齐国公近几年行事张狂,有步云家后尘之意,他还想着趁机发难敲打一下呢,可惜了。
五块五毛小说网